奢摩他冥想(samatha)和内观冥想/毗婆舍那冥想(vipassana)

Samatha and Vipassana Meditation

世界的冥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奢摩他冥想,另一种是内观冥想/毗婆舍那冥想。这两种冥想方法是很不同的。下面为大家说明这两种冥想方法的不同,哪种更受欢迎,以及为什么内观冥想是必须的。
 

什么是奢摩他冥想?

奢摩他冥想也可称为集中的冥想。也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上。根据集中对象的不同,冥想类型也有很多种。例如,集中蜡烛的火焰,纸或墙壁,真言,咒文,经文,音乐,呼吸等。

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,其他的都不管。就像躲进避难所一样,通过集中注意力在某个对象而屏蔽其他外界所有。这样心会安静下来,专注力也会提升。高度专注的话也会获得灵感。

奢摩他冥想和内观冥想/毗婆舍那冥想的不同

奢摩他冥想好比是电池。电池在内部储存着电力。但如果电池不用在需要电池的电子产品上就没有意义。奢摩他冥想没有把电池内的电池进行使用。

只是充电而不放电。其他关于奢摩他冥想的关键词:「不清理污垢,不直面污垢,隐藏污垢,防御污垢」

与此相对,内观冥想/奢摩他冥想不仅充电还进行放电。把电池放到电子产品内,让电池内的电力带动电子产品运作。内观冥想通过释放电池里储存的电去除心的污垢。

其他关于内观冥想的关键词:「清除心的污垢,看到污垢消除污垢(看见即会消失),直面污垢」。

还有一点大的不同,奢摩他冥想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对象上,而内观冥想是观察变化。内观冥想的观察对象是人的内在:身体的变化,感觉,情感,记忆,思考,理解等。这些对象在当下,这个瞬间是如何变化发展的,只是如是观察。

内观冥想不会把外在事物作为观察对象,因为内观冥想是清除污垢净化心灵的冥想。奢摩他冥想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使心平静,但无法完全去除心的污垢。这点是很大的不同。

为什么奢摩他冥想能够广泛流传发展?

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冥想都是奢摩他冥想,修行内观冥想的人很少。为什么奢摩他冥想能够广泛流传发展呢?首先是因为奢摩他冥想的集中对象有各种各样的,可以创出多种多样的冥想方法。

例如,光真言或咒文,经文等就有很多,音乐等也可以创作新的。只要变更集中注意力的对象,就可以成为新的冥想法。这样各种奢摩他冥想法不断增加。

另外,奢摩他冥想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,对初学者是比较容易上手的。

平常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候,通常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事物上。

内观冥想的观察对象不断变化,把注意力/意识放在不断变化的对象上,从这点上来讲是比较难的冥想方法。集中的对象有多个,一般的话意识会变得散乱。

所以从这点上来讲,内观冥想比奢摩他冥想需要跟强的专注力。随着观察对象的变化,注意力也要跟上不能中断,一直保持注意力去观察变化。上面所说的内观冥想是要进行放电(使用电池里的电力)就是此意。

冥想一直集中注意力不会累么?

这是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。我们平常习惯集中注意力到外面的事物。例如,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,集中注意力在英语或数学、社会学等书上上的文字。大人集中精力工作,根据工作种类,集中注意力在电脑的画面上,集中注意力在资料的文字上。

这些都是集中注意力到自己以外的事物,集中注意力到外界的事物上。这种集中注意力是非常累的。而内观冥想是集中注意力到内在。内在是指体内。关注内在,不关心外界。所以不会产生压力。(奢摩他冥想中也有观察呼吸等集中内在的冥想)

与奢摩他冥想的固定的集中不同,内观冥想的集中是观察变化是很柔滑的集中。慢慢掌握习惯这种柔滑的集中的话是不会感觉累的,反而会觉得很舒服。

只练习奢摩他冥想就足够了么?

奢摩他冥想比内观冥想受欢迎的最大理由是:人们不想舍弃欲望,比如在工作或个人生活中获得什么成果、灵感。大多数人只要心灵平静就行,并不想进一步去净化心灵。

社会是由人们的欲望成立的,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,灵活利用人们的欲望来发展经济。在这样的社会中完全否定欲望的确很难。但如果你有痛苦烦恼的话,其根因在于欲望。

想成为什么而成为不了,想做什么而做不了,想要什么而得不到,人们总为此苦恼。或许有些人不至于苦恼,但至少会因这些感到紧张和压力。

想要战胜欲望,只是心的平静是不够的。要根本上去除欲望,进行内观冥想是必须的。所以,不只是修行奢摩他冥想,也请把内观冥想融入日常生活中吧。